新浪安徽 本地

足不出户 在线也可游宣博 馆藏文物陶瓷篇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假期延长了!现在在家躺着,也能为社会作贡献了。大家要珍惜这段时间,们整理了宣博馆藏藏品,共大家在线鉴赏 。世界那么美好,虽然现在不能出门,但可以在网上先逛一下。

假期延长了!现在在家躺着,也能为社会作贡献了。大家要珍惜这段时间,们整理了宣博馆藏藏品,共大家在线鉴赏 。世界那么美好,虽然现在不能出门,但可以在网上先逛一下。

陶网坠

长3.2-4厘米,宽约2.5厘米。

1980年孙埠中学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代陶质捕鱼用具。一件红陶质,另三件灰陶质,大小约有差别,形制相同。器呈长方形,略扁平,器表不平,两端截面整齐,近两端处各有一个竖向凹槽。凹槽也称绳槽,用于把网坠固定在网上。

印纹硬陶罐

高18.5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5厘米。

1984年4月宣州区杨柳镇殷村出土。

西周时期陶质生活用具。印纹陶,红褐色胎。扁唇,侈口,卷沿,矮领,圆肩,深弧腹,平底微凹。唇沿上有凸棱纹一周,肩上部有凹弦纹六周,腹部饰席纹。

印纹硬陶四系罐

高8.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9.6厘米。

2001年宣州区洪林镇崔村土墩墓出土。

春秋时期陶质生活用具。印纹陶,灰褐色胎。圆唇,敛口,短颈,溜肩,扁鼓腹,平底。颈上有数道弦纹,由肩至近底部堆贴四条龙形系,龙首附在肩上,两龙首之间有横“S”形附加堆饰,龙首左右两侧各饰有三个乳丁,腹部饰套菱形纹夹平行线纹的组合纹饰。此罐造型和纹饰具有西周铜器的艺术风格,敦厚质朴,古意盎然。

印纹硬陶双系罐

高7.5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7.8厘米。

2001年宣州区洪林镇崔村土墩墓出土。

春秋时期陶质生活用具。印纹陶,灰褐色胎。圆唇,直口,无颈,丰肩,弧腹,腹壁近底处稍向内收、假圈足。肩部至下腹部置对称龙形双系,龙首附在肩上,龙首之间堆贴对称的横“S”形,龙首左右两侧各饰三个乳丁,腹部饰套菱形纹夹平行线纹的组合纹饰。造型美观,纹饰规整。

印纹硬陶双系罐

高10.5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3厘米。

2001年宣州区洪林崔村土墩墓出土。

春秋时期陶质生活用具。印纹陶,灰褐色胎。圆唇,侈口,卷沿,短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内凹。肩部置对称双泥条竖系,颈部饰数道弦纹,肩腹部饰折线纹和凸回字纹的组合纹饰。造型古朴大方,纹饰精致工整。

印纹硬陶瓮

高43.5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22厘米。

1996年2月宣州区澄江办事处庙埠村出土。

战国时期陶质生活用具。印纹陶,灰胎。扁唇,侈口,卷沿,圆肩,深弧腹,下腹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拍印细方格纹。整器形体高大,纹饰精细规整。

灰陶壶

一件高29.1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13.7厘米,另一件高26.6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3.8厘米。

1996年5月宣州区石板桥战国墓出土。

战国时期陶质随葬用品。两件均为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外施黑衣,上绘银白色几何形纹、弦纹和云纹。一件方唇,侈口,束颈,溜肩,弧腹,假圈足,平底微凹。器身阴刻七组弦纹,肩部置对称铺首。另一件方唇,侈口,束颈、折肩,斜腹,假圈足,平底微凹。肩腹部阴刻弦纹,肩部一侧置铺首。

多嘴陶罐

一件高29.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9厘米,盖口径9.5厘米;

另一件高36.7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7.7厘米。

1992年宣州区杨柳镇高桥出土。

宋代陶质随葬用品。灰胎。三节罐式,最上层的罐方唇、直口、高领、折肩、弧腹,中罐溜肩,扁圆腹,基罐有底、矮圆足,三罐上下贯通,每层罐肩部对称置四个不通腹内的流,上下层节交错排列,流口细小,周身绘制不规则的黄色和褐色线条。有碟式盖。另一件灰褐胎,无盖,中罐和基罐腹部呈圆弧形,基罐上有“八、日”等褐色手书体文字,其余形制、纹饰相同。

原始瓷豆

口径16.3厘米,底径8.8厘米,高6.4厘米。

2000年7月宣州区向阳办事处夏渡出土。

春秋时期瓷质生活用具。圆唇,敝口,折沿,上腹微束,下腹斜收,内壁较直,盘心平坦,高圈足。口沿内侧均匀堆贴三个横“S”形。灰白色胎,施青釉,有脱釉现象。

商周时期的青瓷,属瓷器的低级阶段,故称原始瓷,它和白陶器、印纹硬陶器相比,有坚硬耐用,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

青釉水井

高21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5厘米。

1986年4月宣州区向阳办事处河北窑厂出土。

西晋时期瓷质随葬用品。扁唇、宽平沿、束颈、斜肩、直腹,平底微凹;肩腹部有一道凸棱,平沿上有两周弦纹,间饰大斜方格套小斜方格纹,肩部刻划不规则斜方格纹,并镂有五孔。灰胎,施青釉不及下腹。

此水井是用于随葬的明器,仿照日常生活中水井形状而制,常与灶、釜等炊器一同放置,从一定角度描绘了西晋社会日常生活场景,对了解当时物质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青釉联珠纹唾盂

通高9.7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5厘米。

1992年4月,宣州区外贸巷西晋墓出土。

西晋时期瓷质生活用具。圆唇、敞口、束颈、溜肩、扁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及下腹部各饰戳印的联珠纹一周,腹部饰对称四铺首衔环,铺首间饰斜方网格纹和联珠纹组成的三角形图案。胎灰白色,器体内外均施青釉,施釉均匀,釉面光洁滋润。整器仿商代铜尊造型,浑厚质朴,纹饰规整雅致,是西晋青瓷器难得的精品。曾赴京参加《全国文物事业五十年成就展》,并收入《国之瑰宝》书中。

青釉羊

通高13.6厘米,长15厘米,宽8.4厘米。

1986年1月宣州区石板桥狮子冲出土。

东晋时期瓷质生活用具。羊呈卧伏状,昂首,抿嘴,双目圆睁,头顶部有一圆孔,颌下有钉状须,身后贴塑短尾;腹部两侧刻划双翼纹,眼部运用了点染酱褐斑的装饰手法。胎体灰白,胎质细腻,通体施青釉。此器用圆雕手法制成,造型优美别致。

青釉虎子

高19厘米,长24.5厘米、宽12.5厘米。

1992年4月宣州区外贸巷西晋墓出土。

西晋时期瓷质卫生用具。器形如虎,呈卧伏状,虎口圆筒状,头部塑鼻、眼、耳,背上部有半环形绳纹提梁,提梁末端作虎尾状,腹下有四足,腹部和后足两侧刻划双翼纹,腹中空;施青釉,釉色匀净。整器浑圆壮硕,犹如一只正在咆哮的猛虎,形象生动逼真。

青釉弦纹簋

高15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5厘米。

1992年4月宣州区外贸巷西晋墓出土。

西晋时期瓷质生活用品。圆唇、直口、圆弧腹、喇叭形圈足,腹外壁饰两条弦纹,上面一条为凸弦纹,下面一条为刻划的细弦纹;圈足处也饰有一条弦纹。灰白色胎,胎质细腻,施青釉,圈足内部露胎,釉面光亮,质感较强,是浙江上虞绍兴一带的产品;此器形体大,质量佳,仿青铜簋形制,造型古朴大方。

青釉鸡首罐

高18.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7厘米。

1992年4月宣州区外贸巷西晋墓出土。

西晋瓷质生活用品。方唇、直口、矮领、圆肩、鼓腹、下部斜收,平底内凹。颈肩部施有四道弦纹,肩部贴两竖形系,系面饰叶脉纹,两系之间堆塑一个鸡头,无颈,紧贴在罐的肩部,作张口鸣叫状,对称一侧塑出鸡尾,呈弧形下垂状,器形似一只肥壮的母鸡,新颖别致。该罐胎体灰白,施青釉不及底,釉色匀净,青中略泛黄。

青釉人物鸟兽堆塑罐

高47.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1厘米。

1998年9月宣州区外贸巷工地出土。

西晋瓷质随葬用品。器身为一长形罐,弧腹、平底。罐上部堆塑有人物、飞鸟、楼阁、走兽等,可分为两层:上层中间为一大罐,圆唇、盘口,四角各设一小罐,罐的四周均有一、二只振翅昂首的飞鸟;下层正面为两层歇山式楼阁,每层以圆形立柱支撑,并开一方形仓口,楼阁两侧各置一四角攒尖式亭阙;其余三面塑有伎乐俑10个,分别作歌唱、弹琵琶、抚琴、击鼓、吹筚篥、杂耍、倒立、吹排箫状。肩部有一外侈的折沿,沿上堆塑狮、熊、鸟等动物,沿下粘贴模印的龟、小鱼、长蛇、盘蛇、鳖等纹饰。灰白色胎,胎质细腻,外表施一层青釉不及底,釉色柔和滋润,应是浙江上虞、绍兴一带所产。

该器作为随葬明器,器形高大完整,工艺精湛,纹饰丰富,器身装饰的人物楼阁、飞鸟走兽、游鱼蛇鳖,形象生动。

青釉熏炉

高12.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1厘米。

1986年1月宣州区石板桥狮子冲出土。

南朝瓷质生活用品。圆唇、直口、矮领、斜肩、折腹、平底,下有圆柱形足与托盘相连;领下有凹弦纹一周,肩部镂有十个三角形孔,上下两排交错排列;托盘呈圆形,圆唇、敞口、浅弧腹、平底,盘外口沿下饰凹弦纹两周。灰白胎,施青釉,微闪黄,釉面有冰裂纹开片。

熏炉又名香熏,是古代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魏晋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人士多用香熏在室内熏香除秽净化空气,或熏以衣被而保持香气,以示高雅。

三彩鍑

高5.2厘米,口径3.4厘米。

1988年宣城宾馆工地出土。

唐代陶质明器。圆唇,外卷沿,喇叭形侈口,矮领,圆肩,圆腹,圜底,三兽蹄足。米白色胎,施乳白,赭黄,绿三色彩釉,内施乳白单色釉。此器形制轻巧大方,釉色有自然流动之感,釉面光亮润泽。

青釉褐彩短流壶

高8.8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8厘米。

1997年3月宣州区卫东古窑址出土。

唐代瓷质生活用品。圆唇,敛口,平沿,溜肩,扁鼓腹,平底微凹。肩部一侧置多棱式短流。灰胎,施青釉不及底,肩腹部饰不规则分布的褐色点彩。

此壶为本馆工作人员水阳、狸桥一带进行古窑址调查时发现,器型与釉色均有独特之处,为宣城本地瓷窑产品。

黑釉花草纹碗

高 5.1厘米,口径 11.6厘米,底径 4.1厘米。

1999年7月宣州区溪口镇宋墓出土。

宋代瓷质生活用具。圆唇,敞口,卷沿,弧壁,圈足。外口沿下饰一周凹弦纹。内壁饰一对相逐飞舞,凤鸟间饰花草纹。灰白胎,较细腻,施黑釉泛黄,外壁近足处不施釉。器型小巧,纹饰生动别致,具有图案装饰效果。

青白釉瓜棱执壶

高15.6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6厘米。

1991年5月宣州区公安局刑警队移交。

宋代瓷质酒具。扁唇,敞口,喇叭形,长颈,折肩,瓜棱腹,假圈足。肩部置一细长曲形流,与流对应部位贴附一扁条形执,执上有一卷筒式小系与口沿平。口沿下饰有两周凹弦纹,颈下部饰两周凸棱纹,上腹部饰四周凸棱纹,流下方和执下方的腹部饰有蝉纹。灰白胎,施青白釉,釉色白灰泛青,光洁匀净。造型美观,制作精细。

青釉盘

通高3.9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5.2厘米。

2004年8月宣州区洪林镇贡村出土。

南宋瓷质生活用品。圆唇,侈口,弧腹,圈足。腹外壁刻划莲瓣纹,胎质洁白细密,通体施青釉,釉层丰厚,釉面光润,应为南宋龙泉窑产品。

青花罐

高9.4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5.9厘米。

1985年12月城南五里岗出土。

明代瓷质生活用具。圆唇,直口,短颈,圆肩,弧腹,矮腹圈足,平底,露胎。通体以弦纹相隔,绘三组青花纹饰。肩部绘一周三角形花叶纹,腹部绘折枝花纹,胫部绘一周短线纹,口沿处和近足处弦纹较粗。

青花是用钴料作彩料,在坯体上绘画,然后罩釉,经高温一次火烧成白地蓝花瓷器。此罐青花呈蓝灰色,色泽淡雅。

粉彩寿字盘

高3.3厘米,口径16.9厘米,底径9.5厘米。

1991年9月征集。

清代瓷质生活用具。圆唇,侈口,斜弧壁,平底,圈足。白胎,通体施釉。盘内绘蓝色弦纹和绿色弦纹各一周,弦纹间用黄、紫、蓝、绿彩绘圆形、长方形相间排列的古寿字十六个,盘底中央用红彩绘“五福拱寿”图,图侧有一“萃”字,盘外壁绘有粉彩花卉三朵,外底部有蓝色“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粉彩是清代创烧的一种彩瓷,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此盘造型规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光亮,纹饰古朴,制作精细。

(来源:宣城市博物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