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淮南·霜降篇|历得风霜淬秋色 情暖重阳敬老时
新浪安徽
关注加十五日指成,则霜降,音比夷则。
——《淮南子·天文训》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当太阳运行至黄经210度,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寒气取代秋凉成为大地的主调。
霜降这个名字常让人误以为霜是从天而降,实则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的天然杰作。霜降有三侯:一候豺乃祭兽映射生命的馈赠循环,二候草木黄落诠释舍弃的智慧,三候蜇虫咸俯彰显静待的从容。万物都在寒霜中完成一场肃穆而坚韧的蜕变。
民间素有“霜打的蔬菜分外甜”的说法,经霜后的蔬菜,褪去了涩味,沉淀出清甜;恰如人生——那些经历过的风霜,最终都化作了生命的厚度与从容。紧随霜降,重阳如期而至。“九”为阳数之极,两九相重,故谓“重阳”;又因“九九”音同“久久”,自古便承载着祈愿长寿、敬老孝亲的深意。从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遥思,到国家法定的“老年节”,再到全国“敬老月”的温情实践,这一传统佳节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024年淮南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显示,在淮南,60岁以上长者已占人口近四分之一。养老,不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温度的尺度。淮南以“幸福养老 舒心畅‘淮’”为品牌,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体系。“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开进小区,158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牵手”,签约率100%;84家农村幸福院、220张家庭养老床位把服务送到炕头。淮南通过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切实为长者营造安全便利的居家环境。
在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方面,淮南与长三角城市共建8家异地康养基地,“煤城”老人如今也能“候鸟式”养老。依托这些扎实的养老服务工作基础,淮南进一步发挥八公山、舜耕山、淮河等优质生态资源与楚汉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旅居养老新业态。建成长三角康养基地3家;精选淮南市旅居康养线路2条,实现了从“本地养老”到“吸引养老”的跨越式发展。
霜降教会我们欣赏岁月的沉淀,重阳启示我们敬重生命的厚度。当我们读懂风霜为生命带来的馈赠,便更懂得,敬老爱老,是文明最深沉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