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中国移动暖心服务纪实:一根电杆、一次上门与一场深夜抢修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通信服务的温度往往藏匿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细节之中。近日,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以其高效响应与人性化服务,在各地书写了一段段“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暖心故事,展现出央企在高效运营之外更为动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根“挡路”电杆的两日消失记

在亳州市涡阳县陈大史韩村,村民韩先生满怀期待地准备翻建旧屋,却因宅基地中央一根通信电杆犯了难。“电杆不挪,房子就建不起来”,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想起了曾帮助过他解决话费问题的10086热线。

一通电话后,安徽移动装维团队次日便抵达现场。他们并未机械执行任务,而是与韩先生共同勘察,细致梳理周边线路影响,最终制定出“先迁改、后拆杆”的双全方案——既保障邻里通信不中断,又为他扫清建房障碍。

更令韩先生惊叹的是效率:从线路迁改、电杆拆除到场地平整,全程仅用时两天。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主动邀他验收现场,确认无遗留问题。如今,新房建设已顺利推进,韩先生感慨:“原来大企业的服务,可以这么贴心、这么高效。”

一次为七旬老人定制的“上门过户”

在铜陵市铜官区立新佳园,七旬老人因脑梗半身截瘫,语言能力受损。女儿为方便代父办理通信业务,希望能将父亲使用了20年的号码过户至自己名下,却苦于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到营业厅办理业务。

拨通10086说明情况后,当晚她便接到营业厅杨经理的电话。次日清晨,杨经理携设备准时上门,进门轻声问候、俯身握紧老人的手,在病榻旁完成了信息核对、协议签署全流程。办理间隙,他还与老人闲话家常,缓解其紧张情绪。

临别时,杨经理留下承诺:“今后老人家有任何通信需求,一个电话,我们上门解决。”这场不到一小时的“特殊服务”,让女儿看到了技术在人情催化下焕发的温暖光泽,也让她由衷感叹:“是你们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一场守护医院信息的深夜“闪电战”

9月29日,宣城某医院信息系统突发全线瘫痪——医保专线中断、病历调取失败、出入院流程停滞。信息科工作人员面对逐渐拥挤的服务窗口和接连不断的告急电话,压力骤增。

危急关头,院方尝试联系曾合作过的安徽移动。半小时内,两名移动工程师携设备赶到现场,分头排查院内线路与平台数据,迅速定位故障源。他们根据医疗业务的紧急程度,连夜调配设备、更换故障组件,俯身机房地板逐线检测。

直至凌晨三点,系统全面恢复。彻夜未眠的工程师抹去额角汗珠,只是微笑回应感谢:“保障医疗通信,本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信息保卫战”,不仅见证了移动团队的专业与韧性,更让医院看到:“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正于新时代的每一个深夜悄然绽放。

从村庄到病房,从日落到深夜,安徽移动以一次次超越预期的响应,将“以客户为中心”刻进服务基因。这些故事或许微小,却如涓滴溪流,汇成江淮大地上一股温暖的通信力量,悄然改变着人民对品牌服务的认知,让服务承诺变得可触可感、生动具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