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发布 未来网络相关成果发布

新浪安徽
关注9月20日,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25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在合肥成功举办。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田川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作主旨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主任黄韬发布“全球未来网络产业链图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浩发布《新型工业网络创新发展研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投资机构、领军企业代表参会。
[领导致辞]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致辞:

钱三雄表示,安徽科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是“发展的宝地、创新的福地”。“十四五”以来,安徽依托信息通信优势,聚焦算力网络等领域,不断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赋能,着力打造竞争力强的未来网络产业体系,发展成效显著。未来安徽将持续发挥高能级创新平台磁吸效应,为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聚智赋能。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致辞:

张峰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未来网络作为“十四五”时期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通过顶层设计、技术研发、设施建设和产业应用的多维协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网络发展路径,为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田川致辞:

田川表示工业领域是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主战场,安徽为未来网络与工业融合提供“试验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及安徽分院将共同助力安徽未来网络产业发展。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作未来网络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进程报告:

报告围绕未来网络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进程展开,分析了智能时代网络发展需求与趋势,介绍了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未来网络赋能AI发展的应用与实践,强调了未来网络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耦合是打通“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核心支撑,并为安徽未来网络建设提出建设性规划与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作低空经济与未来网络报告:

报告深刻阐释了低空经济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核心地位,明确聚焦低空互联网、低空飞行器网络、低空工业互联网三大关键领域,系统构建起三大低空未来网络的架构体系与实施框架。通过攻坚核心技术,为推动低空经济加速成长为战略性新兴经济形态、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低空领域的强劲动能,提供了清晰路径与有力支撑。
[研究成果发布]
全球未来网络产业链图谱发布

《全球未来网络产业链图谱》由北京邮电大学、紫金山实验室联合编写,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主任黄韬发布图谱,图谱涵盖发展趋势、“1+1+3+N”技术体系等核心内容,介绍了我国CENI设施覆盖40城、支撑130余项试验的情况,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发展。
新型工业网络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朱浩发布相关报告。报告通过研判工业网络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接入-骨干”三层架构及核心指标,列举TSN、5G等技术与蔚来案例,建议构建开放网络支撑制造业升级。
此次2025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的落幕,不仅是一场政、产、学、研、用深度对话的盛会,更成为我国未来网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与“加油站”。随着政策引导的持续强化、核心技术的不断攻坚、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我国未来网络产业将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发展路径”,为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入更强动力。而安徽,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网联万物、智创未来”的征程中,持续贡献科创力量、产业力量,助力我国在全球未来网络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