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萧县:沉浸式教研赋能小学语文教学革新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为落实安徽省教科院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要求,推动区域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5月15日,萧县“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与教方式改进”主题沉浸式教研活动在杨楼镇杨楼小学举办。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刘志强,教研员苏兆坤、李佰杰,杨楼镇中心学校副校长任宁及赵庄镇中心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教学革新路径。活动由杨楼小学校长王霞主持。

为落实安徽省教科院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要求,推动区域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5月15日,萧县“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与教方式改进”主题沉浸式教研活动在杨楼镇杨楼小学举办。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刘志强,教研员苏兆坤、李佰杰,杨楼镇中心学校副校长任宁及赵庄镇中心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教学革新路径。活动由杨楼小学校长王霞主持。

课例研磨:从“实践试水”到“精准迭代”

活动以两节典型课例为载体,展开沉浸式教学实践。上午,三年级姜静冉老师执教《火烧云》,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云的色彩与形态变化,以“绘制火烧云变化图谱”为核心任务,推动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文本语言魅力。四年级李妍老师执教《铁杵成针》,采用“读通句子、理解文意、感悟道理”的教学思路,以“文言文学习三步法”为主线,设计“断句挑战赛”“故事小剧场”等任务,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突破文言学习难点。两堂课紧扣“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展现了对新课标下学与教方式的探索。

课后研讨环节采用“三维诊断法”。首先,授课教师进行了“目标达成度自评”,深入反思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契合度。随后,农村首席教师陈敏从“任务梯度合理性”的角度进行点评,她指出《火烧云》一课中读写任务的衔接可以更加紧密,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研员苏兆坤则结合《铁杵成针》的教学实际情况,强调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参会教师们也在“观课记录”表中积极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形成了“课堂诊断备忘录”,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次授课:在“研磨闭环”中见证成长

经过午休时段的紧张备课,两位教师在下午的二次授课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化与提升。姜静冉老师在《火烧云》的二次授课中,增设了“云景速写挑战赛”环节,将上午研讨中提到的“读写割裂”问题转化为限时创作任务,学生们通过写话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李妍老师在《铁杵成针》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当代事例,深入诠释“持之以恒”的时代内涵,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评课环节引入了“对比分析法”,教研员苏兆坤通过对比前后两节课的任务完成度,对二次授课的改进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学习任务应紧扣语文要素,注重思维进阶设计,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如多音字的学习要进行拓展练习,教给学生据义定音的方法等,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

专业引领:构建“理念—实践”转化桥梁

活动接近尾声时,农村首席教师陈敏带来了一场题为《沉浸式阅读:解锁文字活起来的密码》的微讲座。她在讲座中提出了“情境化任务设计”“群文阅读策略”“跨学科融合”三大沉浸式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故宫博物院》等具体课例,详细示范了如何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等手段激活课堂,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教学范式,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

活动总结:沉淀成果,展望未来

刘志强在总结发言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上课—研讨—再上课—再研讨”的沉浸式教研流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还为区域教研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他强调,后续应进一步扩大教研覆盖面,加强对“任务设计—实施—评价”全链条的研究,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皖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对教学技艺的一次深度研磨,更是对“沉浸式教研”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卷入式参与、持续性改进和体系化建构,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路春芬 杜敏 李德召 谢贤成 王霞 常新芳)

编辑:高林霞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