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深耕课堂促发展 名师引领启新程

新浪安徽
关注——庐阳区金玲名师工作室举办初中语文新篇目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4月21日,由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主办、金玲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初中语文新篇目教学研讨活动在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聚焦新篇目,探索新教法”为主题,特邀安徽省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谢发茹、庐阳区语文教研员李杰全程指导,全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及工作室成员参与。
名师领航 课堂展风采
上午8时30分,活动在合肥四十二中智慧教室拉开帷幕。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校区语文教师韦靖杰率先执教《山地回忆》一课。韦老师以“红色记忆的当代诠释”为主线,通过“沉浸式朗读-历史影像对照-场景戏剧化改编”三重设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孙犁笔下军民鱼水情。课堂中,学生以战地记者身份撰写采访提纲的创新环节,将文本解读与跨媒介表达有机融合,展现了青年教师对革命文学教学的新思考。

随后,聂静老师带来《井冈翠竹》示范课。聂老师巧妙运用“竹文化”专题学习模式,通过“观竹形-品竹魂-悟竹志”的层递式教学,带领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课堂特别设置“翠竹明志卡”写作活动,学生在翠竹形状的卡片上书写新时代青春誓言,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审美教育深度融合,获得听课教师频频点赞。


专家把脉 教研指方向
评课环节中,省教科院谢发茹教研员高度肯定两节研讨课的探索价值。针对《山地回忆》教学,她指出:“教师准确把握了革命文学双重视角——既要还原历史语境,又要建立当代联结。建议可进一步挖掘文本的叙事艺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红色经典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对于《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谢老师特别赞赏“以竹为媒”的教学策略,同时强调革命文化作品教学要“避免概念化解读,需在语言品析中自然生发情感共鸣”。

庐阳区语文教研员李杰结合区域教学现状提出建议:“新篇目教学要建立‘三位一体’意识,将单篇精读、群文比读、整本书研读有机结合。青年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革命文化+地方红色资源’的特色课程体系。”其提出的“四维评价法”(文本理解度、思维发展度、情感浸润度、价值认同度)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维度。
据悉,本次研讨的两篇新入选教材篇目,是统编教材实施以来首次较大规模调整的内容。金玲名师工作室自2024年起启动“新篇目教学攻坚计划”,通过“文本细读-课例研发-区域推广”三阶段推进,目前已形成包含12个精品课例、8个专题微课的资源库。“我们期待通过持续性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工作室领衔人金玲在总结时表示。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探索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照。庐阳初中语文教研团队将继续以名师工作室为引擎,谱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金玲)
编辑:高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