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聚焦好课堂 实施新课程——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2024暑期校本培训(四)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国家课程如何进行校本化实施,如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创新,2024年8月25日上午,学校邀请合肥市南门小学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兼职教研员,安徽省教育厅第八次新课程改革讲师团主讲教师,正高级教师王昌余进行了主题为“是‘花园’更是‘乐园’——特色课程‘校本化’建构”的培训。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国家课程如何进行校本化实施,如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创新,2024年8月25日上午,学校邀请合肥市南门小学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兼职教研员,安徽省教育厅第八次新课程改革讲师团主讲教师,正高级教师王昌余进行了主题为“是‘花园’更是‘乐园’——特色课程‘校本化’建构”的培训。

王老师先从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标准入手,再就课程开发理论、校本化实施、课程实施的途径例析、课程建设等多个角度对“校本化”课程的建构进行全面解读。王老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发老师们思考: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怎样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体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在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过程中,王老师讲到,要考虑生源情况、学生特点和需求、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优势、资源;要在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框架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育人路径,形成学校特色。讲授中,王老师列举了丰富的教学实例,深入说明了深化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王老师鼓励我们将地域文化因地制宜地融入特色课程,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特色课程建设可以‌通过引入地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技艺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未来,南小上派分校将一如既往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夯实提质增效举措,坚守办学初心与使命,积极追求有温度的学校文化、打造有情怀的情智教师、实施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聚焦有质量的情智课堂、打造有品位的特色项目、完善有实效的保障机制。(王经伦)

编辑:高林霞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