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淮北路分园:“水”心所欲

新浪安徽
关注—— 小一班课程故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2024年5月,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淮北路分园小一班开展了“‘水’心所欲”为主题的幼小衔接学习准备系列活动,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生成活动引进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中,满足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需求。
课程缘起
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水,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它时而灵动、时而凝固、时而平静,千变万化的水无时无刻不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于是,我们与“水”的一场旅行便开始了!
水之寻
哪里有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启发和巩固,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实地寻找身边的水。

水从哪里来?
那么水龙头里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让幼儿正确了解水的由来,我们通过组织幼儿观看绘本《小水滴的旅行》让幼儿了解小水滴的形成,知道小水滴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变化。

水蒸气是什么?
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小朋友们有了思考,“水蒸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很多孩子说没有水蒸气的具象概念,为了让孩子清楚的知道,水蒸气是什么,我们准备了热水壶进行了实操,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水蒸气。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终于知道水蒸气长什么样了。
水之趣
运水
一次偶然发现,孩子们洗好手后,用餐巾纸擦了擦手,有小朋友发现:“水都到纸巾上去了。”于是,我们抓住此教育契机,和孩子们说水和纸巾在一起,会有神奇的现象出现哦,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科学小知识——毛细现象
纸巾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水吸附在这些细小的“管道”里,水就能慢慢的将色素输送到纸的其他地方里,这种现象就称为“毛细现象”。郝子奕感到疑惑,于是我们进行了实验“纸巾运水”。孩子发现放在水杯里的纸巾慢慢的湿润了,等到第二天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水真的被纸巾运到了另一只杯子里了。

水之护
最近在班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洗手时不及时关水,水杯里的水经常有人喝不完。我们借此机会让孩子们学会节约用水。


我们的发现: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能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在生活中,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帮助。
活动中,孩子们都知道了水资源的可贵性。在讨论中,孩子们纷纷提出要进行节约用水行动,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于是关于一场关于节水行动开始了。
通过节约用水计划的实践,孩子们的节约用水意识越来越强。
制作节水小标志
除了跟家里一起节约用水,教师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制作节水小标志,粘贴在幼儿园有水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节水的小妙招。
生活即教育。我们将继续捕捉孩子的实际需求,寓教于乐,实现孩子自由自主的发展。与水相遇,好奇心在小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将继续带幼儿探索,延续我们的课程故事!带领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让幼儿拥抱美好的童年!水的旅程还没结束,还蕴藏着许多秘密,我们小一班将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之旅…… (范梦雪)
编辑:高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