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本地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1月11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开幕。

一、活动主题

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11月11—15日,共5天

地点:黄山市。

三、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

四、活动内容

(一)非遗产品展览展销。从全国30个省(区、市)选调140个左右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并从安徽省内选调60个左右体现安徽优秀地方文化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参展,共200个左右非遗项目,分5个综合展区和1个专题展区,综合展区由“衣之韵”“食之美”“住之适”“用之雅”“养之健”5个系列构成,专题展区展出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优秀文创产品。

1、“衣之韵”系列。展示堆锦、云锦、苏绣、汉绣、顾绣、满族刺绣、蓝印花布、夏布、苗族蜡染等40个左右富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扎染、蜡染、刺绣类非遗项目,并与观众开展互动。

2、“食之美”系列。挑选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酱菜制作技艺、奶制品制作技艺、酿醋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铁观音、普洱茶、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茉莉花茶、古井贡酒、北京二锅头、绍兴黄酒、五粮液酒等40个左右地域特征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的美食、茶、酒类非遗项目,以场景再现、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观展互动体验的综合性方式进行展陈。

3、“住之适”系列。选调砖瓦烧制、木石雕刻、家具制作、文玩盆景等40个左右居室陈设类非遗项目,通过场景再现营造徽派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闽南民居等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生活场景。

4、 “用之雅”系列。选调草柳竹编、灯彩扎制、木版年画、丝毯织造、剪纸泥塑、金银细工制作等40个左右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非遗项目,分别展示吉祥节庆、家庭装饰、日常生活与游戏娱乐的群众生活场景。

5、 “养之健”系列。选调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彝医水膏药疗法、山南藏医药浴法、哈萨克族医药、西园喉科医术、华佗五禽戏等40个左右传统中医药剂制作、传统中医诊疗法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类非遗项目,并邀请观众进行互动式体验。

6、 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文创产品专题展区。选取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近年来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展示展销,同时展示故宫博物院驻安徽省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

(二)全国砖雕传统技艺大赛。选调安徽、江西、山西、甘肃、宁夏等10多个省(区、市)的徽州砖雕、婺源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临夏砖雕、固原砖雕等10多个砖雕类项目,通过现场雕刻、专家评审、颁发奖项、互动研讨等活动环节,为砖雕匠人提供技艺展示舞台,展现砖雕艺术。从材料改善、制作改良、设计创意、应用创新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砖雕传统手工技艺。

(三)“传承与创新”传统工艺振兴讲座。针对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议题,邀请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非遗及传统工艺领域专家学者、部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知名手工艺专家、设计企业代表、设计师等100人左右,以主题讲解、专家点评和对话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传统工艺研究发掘、保护传承、创意创新等课题展开研讨。

(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在全省组织100场左右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选取各地优秀的传统音乐、传统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项目,以静态展陈和活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及社区群体宣传、普及非遗知识,推动广大群众知晓、学习、参与、体验非遗,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探秘之旅。选取若干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组织媒体记者、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代表50人左右,探访传统技艺流程展示、非遗原生态环境、项目生存现状等,以图片、文字、影音录像、访谈等形式,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深入全面报道,并汇编图册。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图片展。组织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拍摄主题的非遗摄影图片展。

(来源:安徽文旅)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