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表演 云锦苏绣 这场大展绝不能错过

新浪安徽
关注徽剧表演、歙砚雕刻、剑川木雕、传统苏绣、庐州吴氏船模,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于2019年11月11—15日在市高新区梅林大道88号(徽字号博物馆)举行。

本次大展主题为“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先剧透一点:本次大展主要设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展销砖雕传统技艺大赛传承与创新传统工艺振兴讲座非遗进校园、进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探秘之旅!
五大版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览展销
时间:2019年11月11—15日
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高新区梅林大道88号(徽字号博物馆)活动。
内容:拟从全国30个省(市、区)选调113个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从省内选调70个体现安徽优秀地方文化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参展,共183个左右非遗项目,分为5个综合展区和1个专题展区,综合展区由“衣之韵”“食之美”“住之适”“用之雅”“养之健”5个系列构成;专题展区展出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优秀文创产品。

1。“衣之韵”系列现场展示云锦、苏绣、汉绣、顾绣、满族刺绣、蓝印花布、夏布、苗族蜡染等36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扎染、蜡染、刺绣类非遗项目,并与观众开展互动。

2。“食之美”系列挑选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酱菜制作技艺、奶制品制作技艺、酿醋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普洱茶、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古井贡酒等36个地域特征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的美食、茶、酒类非遗项目,以场景再现、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观展互动体验的综合性方式进行展陈。

3。“住之适”系列选调砖瓦烧制、木石雕刻、家具制作、文玩盆景等30个左右居室陈设类非遗项目,通过场景再现营造出徽派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闽南民居等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生活场景。

4。“用之雅”系列选调草柳竹编、灯彩扎制、木版年画、丝毯织造、剪纸泥塑、金银细工制作等44个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非遗项目,分别展示吉祥节庆、家庭装饰、日常生活与游戏娱乐的群众生活场景。

5。“养之健”系列选调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彝医水膏药疗法、张一帖内科、华佗五禽戏等35个传统中医药剂制作、传统中医诊疗法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类非遗项目,并邀请观众进行互动式体验。
6。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文创产品专题展区选取故宫等全国著名博物院(馆)近年来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展示展销。
砖雕传统技艺大赛
时间:2019年11月9—11日
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高新区梅林大道88号(徽字号博物馆)

活动内容:邀请安徽、江苏、山西、北京、甘肃、广东、河南、江西等8个省(市)的砖雕类项目,以“砖雕传统技艺振兴与发展”为主题举办全国大赛,通过现场雕刻、专家评审、颁发奖项、互动研讨等活动环节,为砖雕匠人提供技艺展示舞台,展现砖雕艺术,向社会公众传播砖雕之美。探讨通过材料改善、制作改良、设计创意、应用创新实现我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与创新”传统工艺振兴讲座
时间:2019年11月1日、13日
地点:中共黄山市委党校、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活动内容:举办两期传统工艺振兴讲座。11月1日上午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出版社社长、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亚民在市委党校礼堂作《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为例》讲座。13日邀请国家级非遗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与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红茶培训班的学员就红茶的制作、营销等开展座谈。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
时间:2019年11月
地点:全省各地市;黄山市高新区梅林大道88号(图片展)

活动内容:在全省组织100场左右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选取各地优秀的传统音乐、传统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项目,以静态展陈和活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及社区群体宣传、普及非遗知识,推动广大群体知晓、学习、参与、体验非遗,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组织以我省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拍摄主题的非遗摄影图片展,在黄山市及全省范围内巡回展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探秘之旅
时间:2019年10-11月
地点:黄山市

活动内容:选取若干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组织媒体记者、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代表50人左右,探访传统技艺流程展示、非遗原生态环境、项目生存现状等,以图片、文字、影音录像、访谈等形式,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深入全面报道,并汇编图册。
(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