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绩溪县再添16位市级非遗传承人

新浪安徽
关注日前,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县16人入选。


其中,传统美术类别五位:宋文革(徽州三雕)、姚明华(徽州三雕)、洪秋松(徽州三雕)、冯宜明(墨模雕刻)、胡建平(传统宫灯制作);传统技艺类别八位:章伟民(徽墨制作技艺)、胡嘉明(徽墨制作技艺)、胡浩南(徽墨制作技艺)、汪跃军(字画装裱技艺)、洪哲举(传统印泥制作)、章望龙(徽派明清家具制作)、杨大琴(手工红薯粉条制作技艺)、洪美萍(绩溪挞粿);民俗类别三位:马劳模(徽菜)、汪志国(赛琼碗)、邵茂凯(纹川祭天祀典)。

据悉,此次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8人,涵盖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六个类别。我县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自2018年5月份开展以来,经过走访、调研、上报等多个环节,最终16人入选,居市内各县首位。

截止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9项;2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2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项数据均位于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文化部门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未来,我县将继续鼓励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