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中的“美人靠”

新浪安徽
关注徽州的“美人靠”,几乎在所有徽商遗留下的豪宅古楼里都存在,它们的周围环境都极其优美。徽州人家皆处于一半依山一半依水的风景中,静幽的街巷,绿悠悠的街河,贯穿于古村之间。于是许多古朴典雅的楼亭便相伴而起,徽州女人最忠实的伙伴——美人靠,也因此而生。“美人靠”本是徽州女人靠着观看日出月落,听晨钟暮鼓的连楼靠椅。只因和徽州女人年年岁岁“唇齿相依”,故得到这样一个很女姓化的雅号。

徽州古楼都有一些风情万种的美人靠,徽州女人可以在这里,春日数柳丝,冬日点飞雪,盼着雪霁天晴,望着长年在外经商的夫归,美人靠给人的意境是“雾里看花,令人心醉”。

古人是这样描绘徽州“美人靠”的:“绿云闲住栏杆外,似做出秋情态,……废地吹榖,野田方绿,著眼都如画。水山招隐寒香坠,雁落吴天数声了卒,碧摇蕉影,响汾竹簌,幽思今最”。我们的先人闲住“美人靠”,身边也许没有美人但仍然充满诗情画意,如“云径绕花源”、“初月洗”、“玉照亭”、“挹翠岚云”等等美景尽收眼底,美人靠此时无论徽商庭院,还是寻常百姓家,都是主人(包括少女、小姐)们观景的最佳处。也可以这样说,徽州的许多诗句都离不开美人靠这个裁体的。如南宋休宁词人汪莘就写了一首意境清新,风光秀丽的美人靠词:“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蓦然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在美人靠看景,景美画艳,富有乡间情调,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徽州美人靠的名字虽然很有诗情画意,但它在众多徽州女人的眼里却是个冰冷、凄凉的东西,许多文人把美人靠比喻成徽州女人的手铐,它锁住女人的青春,女人的自由,任它由青丝少妇变成白发老太,其中滋味只有那些坐惯美人靠的徽州女人最明白。徽州清代诗人汪洪度有一首凄婉感人的《纪岁珠》诗,诗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一岁眼泪成一珠,莫爱珠多眼易枯。小时绣得合欢被,线断重缘结未解。珠累累,天涯归未归?”。这位徽商的妻子,天天坐在美人靠上以刺绣为生,每年用生活开支结余的钱购得一颗珍珠,记载着丈夫未归的岁月,真可谓“泪珠”也。在徽州,切不可小看那些灰墙灰瓦上爬满苔草的古楼,也许里面曾经演义着一个个美人靠的故事,或催人泪下,或婉约动人,或者耐人寻味。

在徽州可以看看窗外那些仍存明、清风貌的古官道,青青的石桥路依然有许许多多古亭,亭子里也有许多千姿百态的美人靠,那可是当年妻子送丈夫出门经商的临别处。

徽州的河上也有一座座很别致的风雨廊桥,廊桥里也装有雕花的格子窗,窗下往往就有美人靠设置,那可是妻子盼丈夫早日归的伤心地……。
如果你是一个外地人,你到了徽州之后,也可以随意在村中游走,看看徽戏,访访民俗,甚至听听乡间犬吠鸡鸣,鸟语牛叫,那也是很有意趣的。如果你自扮个徽州人在村中找个美人靠一坐,就会被美人靠带进遥远的徽州古代。也许同样一些人会情不自禁地往美人靠拥来,不论熟悉还是陌生,年长的还是年少的,话匣子会很快打开,徽州古今,世事变迁,人间悲欢……。尽可以在美人靠中无拘无束地得到交流,这也让你真正地融进了徽州风情,感受到这个徽州建筑摄人心魂的美。(来源:徽梦绩溪 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