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池州七七豁豁玩哈子 怪嘘服的

新浪安徽
关注
清晨的小粑摊油滋滋地冒着热气,傍晚湖边长椅上的老人吹响口琴,这座皖南小城,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诗意,避开人潮的杂扰,池州用地道风情安抚每一位旅人,这个冬季,跟着池州节奏,感受这里的生活滋味与温度。

池州人讲“耍气”,便是“出去玩耍的意思”,山川湖泊,无论去哪,总要舒坦,都是自在,论山,九华是池州的名片,也是冬日登山看景的首选体验,清晨登高,崇高的山岭,被清晨的雾气掩蔽住崎岖险峻,变得坦易和温柔,迎着山风一路拾级而上,到山顶天台寺时,金色从远处的天际线开始,渗透云海,最后完全成了滚着金边的红云,浮光跃金,千岩竞秀,美不胜收。


若是下了雪,你便能明白古诗中,“软红光里涌银山”无与伦比的意境,置身山中,如入雪国,满山银装素裹,雾凇挂满树枝,在霞光中闪耀着,上下翻伏,如同浪花,令人震撼到屏息,在山顶多待些时间,脚下是飞白的云影,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上天入水,在池州一应俱全,升金湖是候鸟的天堂,12月鸟类集群,尤其热闹,在张溪镇杨鸸头观鸟点,成群的候鸟在这里驻足停歇,湖边、水面、枯枝间,数不尽的白鹤、豆雁,在水天之间翱翔翻飞,“落日红霞映湖面,千鸟齐飞掠天边”,傍晚时分,夕阳斜挂,湖面碎金波光粼粼,静坐在岸边,把自己也染成金色,如画的世界,治愈疲惫的心灵。




池州的空气里仿佛有个慢放键,晃晃悠悠的,一天就溜走了,“下班做么事气?”,便是池州方言里,问询“下班要去干嘛呢?”的意思。

最新出品的池州城市之歌,《念池州》里面唱道:“平天湖面映着天,鱼儿宛若水中仙,落日拉长了身影,游人踱步山水间”。冬日的平天湖,又是另一种光景,不似夏日有草木华滋的生机,岸边葱茏的绿植都被冬风吹变了色,白霜凝在泥土和枝叶上,冬日的景是内敛静谧的,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山水有相逢,扫一辆共享单车,沿着水上天路,穿湖而过,湖光幽静,平坦开阔,心绪也随着这座城市的“呼吸”,平和安宁。

等入了夜,你要问池州人“干么事”,十有八九都是去老池口逛逛呗,老池口名字虽带了“老”字,但总有新鲜玩意儿在那里露相。

张延鹤 摄
夜幕下的滨江体育公园热闹非凡,孩子们排队等着从滑梯上呼啸而下,细软的头发因为冬日的静电竖成天线,笑声在乐园里回荡,年轻人们则会自己找乐子,有的自发组建乐队在这里“巡演”,每曲唱毕,动听的旋律总能收获一片掌声,有的则十分有经商头脑,支起摊位售卖热乎乎的饮料、小吃,老年人更偏爱幽静的健身步道,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欣赏江景。


老池口滨江体育公园,生活在这里展现出,最朴实珍贵的样子,包容的秋浦之城,每一晚都热闹非凡。
图源:游池州

冬天是一年中最适宜养胃的季节,素来养生的池州人,在冬天里的四方饭桌上从不含糊,“七饭”是池州人挂在嘴边的话,“跟着要噶气七饭”就是“今天要回家吃饭”的意思。
池州的饭菜,以得天独厚的天然食材,山水间的自然味道,驱散冬季的寒冷,俘获刁钻的口舌。

一口热乎的黄精石耳炖土鸡是冬天标配,轻轻吹去浮在汤面的油花,中药材和鸡肉的精华浓缩在汤汁中,浓郁鲜美,滋补养生,一口下去,浑身上下暖乎乎的,长舒一口气,回味无穷!

要说池州人对冬日餐桌上最深刻的记忆,还得是“陵阳锅子”。爱吃的食材统统放在一口锅里,猪肉、豆角、干竹笋,佐以吸足汤汁的山芋粉丝,小火慢煨,热气袅袅。

上桌揭盖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刻,香气顺着水汽扑面而来,把寒气驱散,把食欲拉满,每添一碗米饭,都是对这道美食最无声的赞叹!

俗话常讲“原滋原味”,池州人惯会吃,越新鲜地道的食材,越要品尝它的本味。“秋浦斑鳜”为淡水养殖新秀,有“淡水石斑”的美誉。

清蒸的新鲜鳜鱼,筷子轻轻一挑,晶莹剔透的肉块就从鱼骨脱离,送进口中,无需如何咀嚼,鱼香便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肉质滑嫩,鲜甜爽口,最能感受到池州的水乡韵味。

长街市井中,最烟火的记忆藏在小吃里。冬天的清晨,人们在小粑摊前排着队,一边哈着白雾,一边捧起热腾腾的贵池小粑,你就知道这份人间烟火注定不会让人失望。

一口下去,最先感受外壳的酥脆,然后内陷开始发力,在舌尖绽放不同的魅力,豆角脆爽、萝卜丝鲜甜、粉丝多汁、咸菜可口,若你一种口味只买了一种,分享也许是最残忍的决定。


图源:拇指小吉
冬爬九华山是个体力活,九华黄精饼是补充能量最好的选择。没有肉类的油荤,素食、黄精、绿豆粉杂糅在一起,清甜可口,气味芳香,吃完一定想要再带几包走。

西山焦枣个头大核小,枣皮薄肉多,与其他枣子大不相同,营养价值很高,用作冬日食补最合适不过了。一口一个,柔软鲜嫩,甘甜溢香,作为茶余饭后的打牙祭零嘴,让人十分上瘾!与池州本地的黑猪肉相结合,益气滋补,是冬日养生之佳品。

池州虽不大,却藏着无限风情,山水相依的风景,慢条斯理地生活,暖胃暖心的家常味道,这座城不急不慢,适合忙碌了一年的自己,找回最本心的自我,重新感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