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滁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访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吴劲
新浪安徽
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专章部署。我们将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滁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吴劲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吴劲表示,滁州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小岗精神,推动滁州“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聚焦质量效益,做强乡村产业。“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吴劲介绍,滁州是安徽唯一耕地面积超千万亩的地级市,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97亿斤、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未来五年,滁州将紧扣“科技、绿色、质量、品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坚持科技赋能,抓好稳粮保供。推进核心种源、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增效,奋力打造“百亿斤皖东粮仓”。坚持延链强链,打造产业高地。依托2个国家级、1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芡实、小龙虾等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新高地。坚持质量兴农,培育品牌精品。培育认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500个,“皖美农品”品牌3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县域全覆盖。
聚焦宜居宜业,做靓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滁州市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44个、中心村477个,小岗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未来五年,滁州将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完善乡村规划建设。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分类布局,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创造优质生活空间。稳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努力实现平安乡镇(街道)全覆盖。
聚焦激发动能,做实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吴劲表示。近年来,滁州市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5个“国字号”改革整市试点为牵引,加强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土地延包“八步工作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陆郢模式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未来五年,滁州将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持续抓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创建,高质量完成二轮延包试点等任务,打好集成高效“组合拳”,争当农村改革“排头兵”。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保障乡村发展用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健全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不断开创滁州“三农”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