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保证粮食安全?安徽的这个样板 值得一看
新浪安徽
关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基,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与生活品质的保障,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体现,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安全体系和能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近日,杨军、刘家保、王晓波三位中青年学者共同撰写《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通过安徽视角,紧扣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集中笔力剖析了城乡一体化与粮食安全的内在逻辑关系,系统分析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并借鉴国际粮食发展经验,阐述影响粮食安全生产诸要素,特别是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阐释了城乡一体化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为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提供了有益思路,为乡村振兴开拓了有益视角。
从思想性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融入其中,深刻阐述了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这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精神实质,更能够引导读者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去审视粮食安全问题。书中通过国内外一系列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演进中与粮食安全的相互作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这些成就和经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和实践智慧。
从系统性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全面覆盖了粮食生产、流通、储存、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国内保供和国际贸易等多个维度。作者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书中不仅分析了粮食增产、减损等多层次问题,还探讨了粮食稳定供应与价格调控的实践策略,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这种全景式的展现方式,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和对策,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从可读性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的语言简洁明了,文字鲜活生动。作者通过对日本粮食安全的治理经验分析,将复杂的粮食安全问题以案例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些分析不仅让读者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还激发了读者对解决策略的创新性思考。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案例,使得整个阅读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全文22.7万字,作为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和巢湖学院引进人才及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成果,是一部思想性、系统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它不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安徽窗口,还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融入其中,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精神实质。全书可读性强,既适合专业人士研究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了解粮食安全问题。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这本书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