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二十四节气里的淮南·处暑篇|暑散凉风起,书声琅琅时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

——《淮南子·天文训》

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们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运行规律,写下了《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完整、科学地记载二十四节气。从此,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套精密的纪年法,构成了一个天文、气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政事、养生、阴阳等的综合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50°,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申位),便标志着处暑节气到来。暑气一寸寸收敛锋芒,老鹰捕猎备冬粮,万物在渐起的肃穆清朗中,沉淀“禾乃登”的丰收序曲。此时,正是暑热渐消、心绪渐宁的时节,古人深谙此道,视其为“收心向学”的黄金窗口。

这封节气“收心帖”,曾寄予古时寒窗苦读、待赴“秋闱”的书生学子;今又穿越千年,回响在即将到来的九月琅琅书声里。

当处暑清风拂过淮南大地,这古老的教育哲思,正融入现代教育的血脉,蓬勃生长。45所幼儿园、198所中小学,在新改扩建中焕发活力。

近年来,淮南在教育质量提升上不断发力,通过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擦亮师者初心,让育人情怀薪火相传;扩大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提升培养质量;改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锻造一支潜心育人的优秀队伍,在教育的田野上,沉淀下最坚韧的耕耘力量。

同时,淮南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理念与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温柔守护每一株幼苗的成长;持续深化课后服务供给改革,守护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为求快,但求扎根,恰似处暑时节的稻禾,在精耕细作间悄然饱满。

处暑凉风,扫尽浮尘,亦沉淀对知识与未来的笃定。淮南,以千年天时为律,随斗柄西移,在时光的田垄上精心书写“禾乃登”的新篇。当书声琅琅汇入秋风的旋律,那便是这片土地以教育为笔,为时代锻打的最深沉回响——暑热的淬炼终将化为金秋的丰饶,静默的深耕,自有惊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