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防未然 皖美健康向未来 安徽省启动《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月活动

新浪安徽
关注8月6日上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疾控局与芜湖市联合举办的《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月活动在芜湖市健康教育馆启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荣出席启动仪式。医疗卫生机构及周边群众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本次宣传月活动以“法治护航防未然 皖美健康向未来”为主题,现场播放主题宣传视频,设置传染病防治、中医药文化、健康技能等特色展区,开展法律及健康知识宣教、专家义诊,发放法律书籍、宣传折页、香囊、扇子等宣传品,还安排了八段锦、五禽戏表演,市民在智能沉浸式场景体验和面对面宣教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感受健康生活方式。


刘志荣指出,今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关键举措,标志着我国疾控事业迈入里程碑式新阶段。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健全防治体制机制,压实“四方责任”;改进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报告制度,提升精准性与实效性;完善应急处置制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疫情救治体系和保障措施,筑牢了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法治根基。
刘志荣强调,《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严格落实统筹推进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全链条工作,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交出了一份“防控有速度,防治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传染病防治答卷。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防治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防治效果显著。免疫屏障基本建立,建立1805个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和疫苗冷链储运系统得到持续加强,常规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消除疟疾,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近年来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呈相对平稳态势。传染病防治形成良好氛围,截至2024年底我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31.65%,同比上升7.93%。他呼吁,控制传染病的关键是“防”,遏制疫情传播的关键是“早”,属地要扛起“总指挥”职责,部门要筑牢“协同网”根基,单位要守牢“主战场”防线,个人要当好“第一责任人”。

背景资料: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省自1978年正式实施计划免疫,40多年来,全省免疫规划工作以构筑人群免疫屏障为重点,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省共建立1805个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对0-6岁儿童常规疫苗品种从1978年的“4苗防6病”扩大到“14苗防15病”,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和疫苗冷链储运系统得到持续加强,各种常规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据统计,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全省减少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发病约2500万人,减少死亡约25万人。全省连续32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连续29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全人群和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分别下降至5%和1%以下,麻疹、流脑、乙脑等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历史最低水平。
自2006年以来安徽省连续19年持续保持丝虫病消除状态。通过落实“五扩大、六加强”策略,推进血液核酸检测和预防母婴传播全覆盖等措施,全省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稳步推行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新模式,加大耐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到35/10万以下。以血吸虫传染源控制为主要策略,组织开展钉螺调查、药物灭螺,对重点地区开展耕牛淘汰、以机代牛,对重点人群开展监测、检查和治疗,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传播,进一步降低了人群感染率,全省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并向消除目标稳步迈进。针对不同季节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加强疫情监测,提前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安排部署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