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美术馆“一梦到徽州:黄山主题版画作品巡展”在深圳掀起黄山文化潮

新浪安徽
关注刀锋刻写云海松涛,油墨晕染白墙黛瓦,百幅版画凝练一座黄山的魂魄,点燃了观众“即刻出发”的向往。
8月2日,由安徽省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一梦到徽州:黄山主题版画作品巡展”于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正式启幕。展览以刀笔为媒介,将黄山“奇松、云海、古村落”的诗意魂魄淋漓呈现,引发观众直呼:“看了这个展览,我想马上去黄山!”
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是安徽最鲜明的自然与文化标识之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安徽版画家们潜心创作的重要主题。黄山图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安徽版画创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版画的构图、刻法,还是色调、艺术形式,从具象的细腻刻画到抽象的意境营造,贯穿着安徽版画家对艺术语言风格创新与突破的执着追求。
展览汇聚了安徽老中青三代版画家,精选了以黄山为视觉主体的版画作品、文献资料100余件,作品聚焦阐释山川的壮丽风景,传递古民居的幽静雅致,表现民间艺术的纯朴脱俗,既具有浓郁的安徽地域特色,又呈多元的艺术风格。重点展示黄山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以版画艺术讲黄山故事,以全面创新践行时代使命,通过黄山文化符号传递新徽派版画精神,展示生态名片,助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启幕当日还召开了“新徽派版画的在地性表达与流变”学术研讨会,16位专家出席并发言,大家围绕黄山主题版画的创作实践、流变与当代价值,新徽派版画在地表达以及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创新,版画本体语言与其他媒介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讨。中国美协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江指出,从赖少其的治淮史诗到当代黄山多元表达,安徽版画始终以创新基因回应时代,未来需以新材质、新群体、新视角,在名山大川中重铸徽派版画的当代魂脉。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孔令伟认为“黄山文化——以人间性重释山岳精神,版画艺术——以公共性再造自然图腾。二者碰撞,既昭示了中国山水文化从神圣走向生活的现代转型,更揭示了版画超越审美、建构文化共识的深层力量。”最后,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孔亮作总结发言:“此次展览以徽州文化为魂,以版画创作为体,通过人才培养夯实根基,在传统流变与当代创新碰撞中,重释新徽派版画的文化坐标。”



(崔燕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