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加速”城市 “加倍”守护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合肥交警支队高架桥大队杜汝达:“加速”城市 “加倍”守护

近年来合肥开启了一日千里、争先进位的新格局,而当城市发展按下“加速键”,无疑又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舞台上的警种”,现为合肥交警支队高架桥大队副大队长的杜汝达,在交通管理一线已工作了18年,在他眼中,合肥在发展,作为一名基层交警,唯有奋斗不止,才能与时代同行。

啃下“硬骨头” 治理交通乱象

在合肥老城区,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大市场、真砸蛋,二轮三轮到处窜;你挤我、我别你,30分钟、500米。”这个顺口溜形象反应了此前安徽大市场的交通乱象,当杜汝达在瑶海工作期间,辖区大型物流批发市场交通秩序乱一直是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也是治理难点,这块“硬骨头”随之交到了他的手上。

为了找到“症结”,前前后后杜汝达在这一带走了大概二十多遍,从早上到晚上,各个时间段,多种交通方式,有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认真找,仔细摸。在一次踏勘中,杜汝达被逆向飞驰而来的三轮车刮翻在地,虽然没有受伤,但这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百姓的困扰,群众的痛点”必须得到彻底的解决。

就这样,杜汝达与队里的同志们反复研讨,认真查找梳理问题、分析症结原因,制定整治方案,积极向属地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协调各方力量成立综治小组,开展联勤联动进行综合治理。提出“摸清底数、统一编号、规范管理”的新思路,对辖区安徽大市场、三里街汽配城等几个物流园内部共4200辆三轮车进行了编号登记、规范管理。

通过推磨转圈式的乱点治理,辖区物流园、商圈周边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事故同比下降了60%,“秩序好多了,群众也满意了。”

净化通行环境

守护“大动脉”

合肥在发展,高架桥一座接一座贯穿城市东西南北。作为合肥交通出行的“大动脉”之一,高架桥已成为合肥市民出行的首选,由于车辆增长过快,道路难以承载负荷,早晚高峰桥面拥堵也时常发生。

2021年杜汝达调至高架桥交警大队工作,该大队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专门管理高架道路的交警大队。为了缓解高架道路拥堵情况,提高通行效率,杜汝达深入研究,探索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全力推进“巡检+巡逻”24小时网格化勤务模式,同时发挥“最亮双眼+最快双腿”的最大效能,有效缓解高架道路的常态拥堵。

“过去我们是被动接受警情,现在是提前发现化解警情。”杜汝达说,就是不等驾驶员报警,迅速通过事件检测,视频监控等手段查明拥堵源头及事故情况,对责任明显、损失不大的交通事故,立即指令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

该勤务推进以来,高架道路早晚高峰结束时间,较之前,日均提前了30分钟以上,违禁车辆上高架等舆情、警情下降了30%,违禁车辆上高架诱发的交通事故下降了70%,有效地净化了高架道路的通行环境,保障了高架道路的通行安全。

2021年冬季,为确保群众在雨雪冰冻天气安全出行,杜汝达提前做好预案,带领民警辅警连夜铲冰除雪,接连数日吃住在大队。每天早晨6点,他便开始在桥面巡逻,和民警一起对车辆进行指挥疏导,有效保障了冰雪天气下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警民情深

私人号码留在联系卡上

从警18年来,杜汝达深知想要管理好交通,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在杜汝达的手机里,存储着一群“热心人”。 他们不仅是主动反映问题、关心交通的热心群众,更是交警的合作伙伴,需要沟通更需要尊重。

为此杜汝达把私人手机号码留在警民联系卡上,24小时在线。工作中,杜汝达还建议将收集来的群众意见按照“绿、黄、红”三色进行编号,区分轻重缓急,实行对号入座,明确责任到人,逐一对照销账,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一位事故当事人回家后发现家门钥匙找不到了,回想时,他怀疑是在处理事故时把钥匙丢在了警车上。此时已是凌晨1点,看着紧锁的家门,当事人尝试拨打了杜汝达的电话,没想到响了两三声就接通了。耐心听清原委后,刚躺下的杜汝达二话没说便开上车回单位到警车上帮助寻找,把钥匙找到并交给了当事人。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杜汝达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在三十头高速口连续奋战了30多天。一天深夜,一对朴实的夫妻,拎着一大堆东西,走进了道口的临时休息点。过一会,那位男同志叫大家去吃饭,走进去一看,一个火锅一桌子菜,杜汝达等人瞬间就懵了。

夫妻俩说,疫情防控大家辛苦了,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弄个火锅给众人暖暖胃。那一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杜汝达再一次体会到“警爱民 民拥警”的深刻内涵: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装进心里。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胡天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