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资讯

马鞍山市干部群众热议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树立美好生活标杆,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原标题:马鞍山市干部群众热议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树立美好生活标杆,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A 突出问题导向 促进农民增收

“市第十次党代会给我市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带来利好消息。”博望区农业站站长陈财宗说,近年来,博望区在农民致富路径上找差距、补短板,着力突破农业农村创新转型的薄弱环节,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培养一大批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经过示范引领,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经营主体务工,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抓规划编制,有序推动产业发展。统筹考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示范带;积极申报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有序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抓农旅结合,完善旅游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民宿群、千亩生态茶园项目和李龙等一批精品示范村;按照“一圈两横三纵”道路体系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成博望区“520美丽公路”建设。

抓主体培育,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深入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行动,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涉农企业领衔,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加速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化链条。

抓绿色增效,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以粮油高产示范片、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创建为手段,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节肥、节药行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增产模式,重点抓畜禽养殖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优质专用水稻生产模式等。

抓稳产增效,切实做到稳面积、稳增产,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全区优质粮油、现代畜禽、生态养殖3个基础产业,进一步做优博望大米、米酒、林春和手工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

抓招商引资,高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抢抓政策机遇,以长三角一体化和宁博新型功能区为契机,以博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农业双招双引,重点推进有农生态农业、千亩生态茶园、横山里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

陈财宗表示,博望区将宣传好贯彻好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全力为农民致富寻找有效路径。

B 办好“老人餐桌” 解决后顾之忧

“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不能忘记社区里的老年人。”当涂县姑孰镇焦家社区党委书记宋礼木说,焦家社区正在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已在全县率先成立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休闲、文化娱乐等各种服务,解决了老人们的养老之忧,也解决了其子女的后顾之忧。

焦家社区地处当涂县经济开发区,辖区内有常住人口9000余人,目前60周岁以上老人1000余人,70岁以上老人570余人。社区党委在党史教育中,征求广大老年人的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定建设焦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各级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于今年5月28日建成并试运营,6月1日正式营业。筹建资金来源于三个部分:社区投资;安徽安科生物慈善基金捐款100万元,南京果果捐赠10万元;民政部门补助。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面积6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大厅及3个包厢可容纳100名老年人就餐,社区聘请专人担任中心的大厨,每天为老人提供午餐及晚餐。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因日间照料中心能容纳接待100名老人,原焦家村年满70周岁的居民都可报名,名额未满100名时可以向非焦家户口的长住居民开放接待。

日间照料中心开放时间是10点至18点,招聘全职工作人员7人,每天招募志愿者3人,为老人提供中餐、晚餐及娱乐、休闲等服务,不再收取其他费用。除了生活中的每日健康餐饮,“精神大餐”也必不可少,中心二楼的休闲活动室设有书画阅览区、书法桌、象棋、电视、按摩椅等,还准备了床位供老人午间休息。

宋礼木表示,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党代会精神的传达和贯彻落实,始终以聚焦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倾尽全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在提供优质的服务上下功夫,不断丰富社区工作的内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解决好大家操心事、烦心事。

C 优化公共服务 培养乡村人才

“在优化公共服务中,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的应有之义。”含山县环峰镇组织委员成洪飞说,该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优化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收到良好效果。

首先是提高治理效能,围绕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综合研判考察,采取下派任职、跨村交流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打造“红韵梅山”“四心三龙”“七彩鼓楼”等基层党建示范品牌。依托村民议事、理财、监督小组和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引导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东山村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推深做实网格化管理,划分城市社区网格100个、农村社区网格127个,引导网格员、党小组长、志愿者等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其次是增添发展活力。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三龙养羊、东山苗木、褒山茶果园、方赵茶叶、祁门环峰塘养鱼、桥联锅巴等六大产业项目,深度挖掘盘活山场、土地、学校、村部等沉淀资源,提高资源资产使用效益。今年以来,环峰镇23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00多万元,预计到今年底全部超20万元,其中超50万元村5个。

成洪飞表示,将认真领会贯彻党代会提出的各项要求,推深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基层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乡村产业强起来,肯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含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陈新德说,含山县前不久制定了2021—2025年各镇茶果产业发展指导性计划,计划新增发展面积3.5万亩。将结合全县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培育工程,通过理论授课、外出参观和政策扶持等措施,支持本土大户、返乡能人和外地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全县茶果产业发展,培育具备一定规模的茶果产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

D 加强基层治理 建设温馨港湾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花山区桃源路街道江东社区主任吴媛媛说,市第十次党代会为今后的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吴媛媛认为,基层治理能促进基层发展,社区既是邻里间重要的情感纽带,也是居民的精神家园,社区建设不仅要从功能层面提升居住的“温度”,还要在精神层面唤起居民对“家园”的重视,这就需要搭建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平台,以社区志愿服务为载体,促进邻里互助组织化。

吴媛媛表示,今后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努力使基层治理工作更有成效。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基层治理骨干。突出共建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将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大力推广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促进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同时,加强平台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切实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回应、服务有保障,让城乡社区成为温馨的港湾,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马鞍山日报

(责任编辑 卫静怡)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