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安徽 本地

让世界看芜湖 中国文博会古城即将亮相

新浪安徽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芜湖古城中西合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如今古城复兴,正是基于“环境景观形态与真实生活形态双重修复”的规划理念,通过保护本土性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历史街巷肌理等方式,力求回归一座属于芜湖市民的古城。

废墟之上,盛开的艺术之花

时间回到2014年的秋天,青弋江畔,被保护起来的芜湖古城现场。一场名为“遗存·再生的艺术活动正在开展。站在废墟之上,拿着扩音喇叭,忙碌答疑的人,正是应天齐。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故乡,芜湖。

应天齐长期深植于民间,在艺术圈内竞相标榜国际化的时候,他却执拗地返归故乡,并从中汲取当代艺术本土化的核心理念。对微小标本进行持续审视与解剖,将中国民间社会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来。即使,此时他已是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家。

芜湖古城是现代社会的幸运者。在城市快速建设的浪潮中,古城原址保存了下来,而且建制完整。但这些保留下来的建筑,却面临着被遗忘、被经济发展碾压的危险。

应天齐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砖魂》,将芜湖古城的遗存和再生问题,推向了全世界。作为国内唯一的以建筑作为载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在过去的30年,应天齐教授一直坚持沿用安徽本土的文化遗存资源作为其创作的母题。艺术家的本能令他决定要将掩藏在废墟之下古砖挖掘出来,再现它们的价值。

古城虽然百废待兴,但它保存的完整建制与街巷布局,如城隍庙、衙署、儒林街、萧家巷等,在历经无数次战争变迁都得以留存至今。那么这座血肉骨骼都俱全的古城,才能承载过去与未来。

砖墙,就是见证了它变迁的最基本的载体。

一人拣砖到万人拣砖,用了一周。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的独创,而是与公众一起行动的共享。也是芜湖古城城市精神的回归。

“遗存?再生”艺术计划诞生了,古城的新生也开始了新的步伐。

与市民一起,共建城市文脉

很难准确描述这样一场活动——每个人捡一块旧砖,写上自己的名字,封存起来,像是行为艺术。但成千上万的人不计报酬,自愿参与,又很像是公益活动。

这背后,其实是情感的维系。保护古城的建筑,不仅在留存历史记忆、留存建筑的空间和时间形态,还有建筑所承载的情感,这样城市文脉得以延续。

只有对这座城市缱绻情深,才能从最细腻的角度、最寻常的元素里,撬动最大的关注。这是应天齐和芜湖老百姓心照不宣的暗号。

因此从选材到选址、无不在唤起芜湖人关注家乡古城的保护问题。而艺术家将保护意识融入到简单而生动的捡砖行动里,成为芜湖市民人人可参与的大众艺术。

传续城市精神,复兴古城风华

芜湖古城中西合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如今古城复兴,正是基于“环境景观形态与真实生活形态双重修复”的规划理念,通过保护本土性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历史街巷肌理等方式,力求回归一座属于芜湖市民的古城。

因此,再度邀请应天齐教授出任深圳文博会,芜湖古城的策展人,这是对“遗存再生”的精神传承,也是对芜湖300万市民砖问的回应,更是芜湖古城文化复兴的强力后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